暢銷心理作家James Garbarino所說:傳統女孩把她們的攻擊性衝動疏導到所謂「關係攻擊」的範疇,藉由言語或情感的操縱,造成別人的痛苦。新一代的女孩在一種鼓勵自信的文化中長大,自我表達的能力比較好,較不需要使用上述的扭曲方式來釋放攻擊性。然而,她們也看到較多女性暴力的示範,肢體攻擊的可能性變高了。以受全球青少年歡迎的哈利波特故事為例,妙麗在第三集中用拳頭猛擊惡棍,將之打翻在地。大家都欣然接受「必要時,好女孩也會打人」的訊息。這不同於上一代女性認同的典範,那些童話中的公主無論如何被陷害,都不會反擊。
照理說,女人較少使用暴力,這不僅與文化有關,也與先天腦部功能有關。據說男女受到不悅的事物刺激時,起反應的腦區域不同,男性容易連結到腦部管動作的部位,所以常「氣到想『動手』」,但女性卻連結到下視丘,接著影響身體器官,出現胃不舒服、虛弱等症狀,感覺不是想動手,反而是「氣到沒力」。那麼,讓女性火大到施暴的情況到底是如何發生的?

除了患有精神疾病、酗酒、情緒障礙等問題的女性,許多平時很正常的女人也曾在與男人溝通不良時抓狂。

典型的模式是這樣:女人開始抱怨某件事,男人感到無端被攻擊,便以沉默作為一種防衛。女人看男人沒甚麼反應,愈講愈激動,措辭愈來愈誇張。接著,男人想趕快解決這個不愉快的情境,一種是給建議──既然這樣,那妳如何如何不就好了嗎,例如:「工作太累,那妳就不要作啊。」另一種是否認問題的存在──妳想太多了,沒那麼嚴重,例如:「我媽講那樣並沒有指責妳的意思。」「牙膏從哪裡擠有那麼重要嗎。」然後,女人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視,更加憤怒,並以更強烈的方式試圖喚起男人的回應,例如提高音量、摔東西等。而男人覺得挫折,認為自己嘗試解決問題,女人卻不講道理,不知道她到底要怎樣。於是男人拉下溝通的鐵門,不再回應,希望藉由獨處的空檔回復冷靜。但女人將此視為一種拒絕,認為自己的存在受到否定,因此出現不堪的言語、肢體的挑釁、或是藉由打罵孩子來刺激男人。男人覺得狀況已經超出可忍受的範圍,開始要求女人停止,或是阻止她罵小孩、摔東西,此時如果表現出較激烈的動作或表情,已經失控的女人往往會叫喊著:「你想怎樣!」「你想打我嗎?你打啊!」之類的,最後就可能失控引發暴力衝突。

兩性常有不同的思維與情感模式,瞭解癥結所在,便能有效地減少衝突。例如,當女性開始抱怨時,男性可以試著了解,她想要的是分享和支持,所以此時給予關注、傾聽、肯定,會比給意見更有效。但是一般男性傾向就事論事、解決問題的任務取向,一聽到問題,就本能地開始想「如何解決」,結果男人愈想解決,女人反而愈生氣。另一方面,女性應該盡量提出具體的訴求,而不是模糊的情緒表達,也試著瞭解,當男人給意見或說「妳反應過度」時,並非為了批評,也不是不重視女人的感覺,而是一種想要盡快除去情緒壓力的習慣。

女人與其對男人說「你都不關心我」,不如說清楚自己到底希望對方怎麼做。男人與其對女人說「別再亂想了」,不如說「原來如此!」「那我可以為妳做些甚麼?」雖然需要更多耐心,但總比打架省力吧。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 ce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